服务热线
0377-65277007
猪流行性腹泻(PED)作为当前养猪业中高发、高致死率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着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稳定性。尤其是对出生1周龄内的仔猪,其致死率可达100%,带来的不仅是直接的损失,更有养殖信心的打击。
本文将从病毒特性、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及科学防控策略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帮助养殖企业和一线技术人员掌握PED的有效防控要点,筑牢猪群健康防线。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PED病毒(PEDV)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方式进行传播。该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极易通过粪便污染的水源、饲料、人员、车辆、工具等媒介传播,在寒冷季节尤为活跃。
PED最早于1971年在英国被报道,后在欧洲和亚洲多个国家广泛流行。近年来,我国虽已普遍开展疫苗免疫,但疫情仍在部分地区反复出现,尤其在秋冬季节频发,表明病毒依然存在较强的隐性感染及传播风险。
PED可感染所有日龄段的猪,但对哺乳仔猪危害最大。
典型症状如下:
乳猪:突发性水样腹泻,快速脱水,死亡率极高;
育肥猪:群体性腹泻,体重增长受阻;
母猪:食欲下降、精神不振,部分也出现腹泻;
粪便特征:黄绿色至灰白色水样粪便,有明显腥臭味。
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猪场一旦感染,往往呈现“全面感染、快速蔓延、死亡率高”的特点,尤其是母猪群未形成良好免疫力时,后果更加严重。
PED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直接传播:病猪排泄的病毒污染环境,健康猪接触后被感染;
垂直传播:母猪未形成足够的免疫抗体,初乳保护力差,仔猪易感;
间接传播:人员鞋靴、运输车、注射器具等成为病毒的“搬运工”;
空气传播:在高密度养殖场,病毒可通过空气中尘埃传播。
因此,控制病毒传播必须从环境、管理、免疫多方面入手,不能单靠某一个环节。
在PED防控上,最核心的两点是:
母猪是乳猪抵抗PED的“**道防线”,高质量的初乳抗体对仔猪至关重要。免疫策略建议如下:
妊娠中后期免疫:推荐在妊娠90天和105天各免疫一次,形成良好的胎免疫基础;
后备母猪提前免疫:配种前两次基础免疫,妊娠中期加强;
疫苗选择:优选高效价、更新毒株的疫苗产品,如“止泻威”等,提升保护效果;
反复免疫:视季节性疫情波动,开展秋冬重点加强免疫;
强化初乳管理:保障初生仔猪**时间吃到足量优质初乳,获取母源SIgA抗体。
产房环境直接影响仔猪成活率。以下措施至关重要:
彻底清洗消毒:采用高压清洗+泡沫消毒,去除病毒残留;
全进全出制度:每一批母猪产仔后集中清空、统一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精准温控:保持产房温度稳定,防止应激诱发免疫力下降;
合理饮水管理:给腹泻仔猪自由饮水,减轻脱水症状;
断奶前转群隔离:避免健康仔猪感染病毒,断奶后严格分区管理。
猪群类型 | 建议免疫时间 | 免疫方式 | 备注 |
---|---|---|---|
后备母猪 | 配种前两次 + 妊娠75/90/105天 | 肌肉注射(颈部或后海穴) | 加强基础免疫 |
经产母猪 | 妊娠90天 + 105天各一次 | 跟胎免疫 | 每胎进行 |
发病猪场 | 全群普免2次,间隔14天 | 紧急免疫 | 疫情稳定后转入跟胎免疫 |
疫苗用量 | 每头 2ml | - | 保证剂量足量 |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可防、可控但不可掉以轻心的传染病。想要猪群健康、生产稳定,必须从全链条入手,做好:
✅ 疫苗免疫管理,确保母源抗体水平;
✅ 环境卫生控制,杜绝病毒滋生环境;
✅ 流程规范操作,切断传播路径;
✅ 饲养管理到位,提高猪只抗病力。
做好这“四个到位”,才能在PED高发季节中稳住猪场“基本盘”,实现健康养殖、效益养殖。
河南惜水机械设备,节水产品主要是:清洗系统 造雾系统 饮水系统 洗消中心 加药系统通过以上节水方案,可使猪场全年的总用水量减少百分之五十以上!惜水人务求使用并创造更专业的养猪场节水设备促进养猪生产力的提高愿与全天下养猪企业合作为畜牧业节能减排,共创美好明天。养殖场高压清洗设备、养猪场水位计、水位控制器、雾多多、移动高压清洗机、加药器。